一般人平時不需挖耳朵,耳道具備自動清潔功能,若是耳垢填塞則應就診請醫師清除。黃天佑攝

網購通路充斥各式發光淘耳棒、監控挖耳棒,讓使用者能看清楚耳道內部,在挖耳朵時更大膽「進入」,仁弘耳鼻喉科院長柯仁弘提醒:「耳道有自我保護清潔功能,挖耳朵是破壞功能,反而容易產生更多耳屎。 」

耳屎在醫學上稱為「耳垢」,主要多在外耳道產出,醫師柯仁弘解釋,耳道大概像食指指節一樣短,約長2.5公分、寬0.7~0.9公分,由外面1/3軟骨及內側2/3硬骨構成,大部分耳垢都在1/3外耳道生成,主要是皮脂腺、耳屎腺(又稱耳道腺)的分泌物,以及耳道中的毛囊毛髮,還有少部份耳膜最外層脫落的角質化細胞向外移行,與正常菌種混在一起形成耳垢。

耳垢一般都產生於外側1/3外耳道處,較少˙到內側2/3硬骨外耳道,耳垢好處是讓皮膚保有油脂,避免過度乾燥發癢,正常菌種也會防止耳道皮膚感染,同時耳垢還有抵擋外物衝入的作用,例如蟲類會被卡在耳道外面 。

幫嬰幼兒挖耳風險高

正常耳道具有自動清潔功能,耳膜最外層的角質化細胞會一直移行脫落外推,和外耳道耳垢混在一起排泄掉出。家長定期幫小孩挖耳朵是錯誤認知,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,一亂動就容易傷到耳膜,嬰幼兒耳道無須清潔,一樣會自動排出耳垢。

自行挖耳朵反倒是破壞這項隱形功能,掏耳過程極易造成小傷口、引起慢性發炎,刺激腺體就會產生更多耳垢 ,醫師柯仁弘舉例:「把耳道想成原子筆管,用筆芯往內挖是挖不出來的,只是把耳垢更向內推。」他坦言來求診的耳疾患者,8~9成都是愛自己弄耳朵的人。

耳垢填塞需就醫清除

醫師柯仁弘提到,天生耳道畸形過窄的人,或是因為骨贅、骨瘤等骨頭凸出,造成耳垢無法自然排出的狀況,以及外耳道耳垢過度堆積、掉入內側堵住,形成耳垢填塞就需要請醫生清除。

如果因為年紀大,耳屎變乾硬,耳道排除功能退化,一般耳鼻喉科會開礦物油給患者使用,民眾平日保養可用嬰兒油代替,1周1次滴入數滴滋潤皮膚、軟化耳垢 ,並傾斜頭部20分鐘,回正後讓耳垢自然流出即可。如果是油性肌膚的「濕耳」類型,建議半年、1年到耳鼻喉科清潔,平時應避免拿棉花棒深入吸油擦耳垢,反而容易將耳垢往內堆積。(黃韻文/台北報導)

------

HTTPS://TW.LIFESTYLE.APPLEDAILY.COM/....../KCFH....../......